昨天在从郑州机场前往隔离地点郑州市委党校的路上,收到了张丫老师的微信,希望我能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这次在武汉方舱医院的经历,不胜荣幸。作为一名2011级河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学姐,此时也确实有些话想对学弟学妹们说一说,也讲一些我这次的经历和感想。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迅速在武汉、湖北乃至全国蔓延。今年是我研究生毕业后上班的第一年,春节原本有两天在家休息的机会,但团圆饭还没吃上,就收到回到工作岗位的通知。我报名加入医院的发热门诊,想着能贡献一份力量,大概是年资太短又不是呼吸科感染科的,所以没能被批准,但此期间也一直在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指南以及防护知识。
而后,2月9日早上,我们接到了报名参加支援武汉的通知,我没有犹豫,当时的感觉是这个时候不报名,就好像上学时逃课一样,从始至终,我都无悔当时的选择,能够被选上去支援武汉我非常荣幸,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我能够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从这段不一样的工作经历中,我也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报名后2个小时,我便接到单位集结出发的通知,直到站在郑州的机场,其实心头一直萦绕着一股莫名的紧张和不安,也确实多少存在一些恐惧。这次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极强,一些经验丰富的前辈也不幸被感染,这次前往战疫的最前线,其中危险显而易见。但自己明白,专业、细心是这次平安完成任务最基础的前提。
在路上,我就开始一遍一遍地学习指南更新、复习防护服穿脱流程、重复七步洗手法练习、了解驻地防护措施,因为进入武汉之后,可能你的一个不留神、一个细节的忽略,不仅威胁到自己的安全,还会导致整个团队的被隔离乃至感染,这是离病毒、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只能让自己认真、更认真!
到武汉已经是晚上10点钟,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导致我第一个晚上就失眠了,接下来的三天是紧急培训防护,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出错,穿防护服需要至少半小时,脱的时候更要严谨、再严谨。我自己在房间划分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每天把房间严格用八氏消毒液消毒一遍,开窗通风,八氏浸泡清洗洗手……洗手成了最多的操作,饭前饭后,出门前回屋后等等都要进行洗手。
刚到武汉时,其实情况比自己设想的更严峻,最大的问题就是防护设备的缺乏。因为在培训期间,预计进舱可提供的合格防护衣是不够的,也因为这次医疗队从召集到出发时间很紧,个人物品也准备不足,为了更好穿戴防护,我们把自己带的衣服都剪成了短袖。那几天的感觉应该是整个援鄂期间最不安的,因为防护物品的不足意味着不可控的感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但庆幸的是,在开舱之前防护物品的紧缺问题在河南后勤和武汉当地医疗力量以及国家大后方的大力支持下很快得到了解决。
等到真正踏上武汉青山区方舱医院医疗区的一瞬间,所有的紧张和不安也都化为了责任和使命!我们需要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手套、帽子等,穿好一整套的防护设备。每次穿戴完大家都会相互检查。此时我们是把后背交给战友的战士,这里就是我们医生的战场,在我们的主场就不能害怕,只有必胜的信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敢。
每次上班的时间是6个小时,在此期间为了不浪费防护服,我们都穿起了尿不湿。在方舱医院工作,跟平时上班有很大的不同,在这里每次一起值班的是三个人,6个病区,一个病区35至40张床位,一个人需要负责两个病区,也就是70至80个病人。当时那个状态,每天几乎都是满床,查房一圈下来得3-4个小时,每天收患者,从问诊、下医嘱、写病历到处理情况、办理出院,都要医生负责,工作是异常的辛苦,再加上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两层口罩、护目镜、三层手套,行动变得困难,走路都变得比平时慢十倍,呼吸困难是常有的事。护目镜上雾气很快就会蒙了一层,但大家都会调侃地说“没事,等结成水珠流下来就能看见路了”。尽管行走困难,但是只要对讲机的那头响起“刘医生,你来看一下这个患者……”我的脚步就必须动起来;穿着防护服走路走多了全身湿透,冻得发抖;有时护目镜压得太紧,导致大阳穴一阵阵的刺疼,有时候甚至想吐。为了不浪费防护服,这些都要忍着。出舱之后到回到驻地前,要进行至少两次消杀,这样喷洒下来,那就是湿漉漉的,非常“酸爽”,零下7、8度,下雪天站在雪地里也免不了这样的“洗礼”。跟一起工作的武汉医生聊过天,他们从年前就开始这样的工作强度,坚持了那么久,见证了那么多的生死,他们不管是心理上、身体上,都承受了更多。
面对大量的患者,超乎想象的工作量,我不得不让自己迅速成长,没有时间想很多,能做的就是认真、细心地做好工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或联系指挥部给予转院。有些病人生病时间久了,加上家庭的变故等导致心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还有一些二次入院的病人,这个时候能帮到我的就是那句“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安慰是一剂良药,再到后来,对患者的心理辅导也变成了我们的一项工作。
不得不说,身在红区,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感,感受到了一名医生的使命感,那些患者把希望、生死交到我们手里,容不得一丝的马虎,患者很多,病情变化无常,很多还合并有基础病。现在想想,从大学到研究生8年的学习生涯,庆幸自己没放弃任何一点学习机会,但也真希望自己当时能再努力一些,知识储备能再多一些。
在舱里工作时感觉每分每秒都很漫长,但现在端坐在郑州的隔离点的电脑旁,回想在武汉工作的时间又感觉过得好快。
这次医疗队返郑受到了家乡人民极高的礼遇,警车全程开道、行人驻足欢呼鼓掌,郑州几乎所有地标建筑前的大屏上滚动播放我们的影像。坐在大巴里看着车外的景象,我们所有这次出征的医疗队员都热泪盈眶,本当如此,何耀至此。
出征那天还像在昨天一样,40个日日夜夜的点点滴滴依旧回荡在脑海,现在窗外阳光正好,花开满地,这个冬天恍若一场梦,突然接令,奉召出征,碾压病毒,完成使命,平安归来,现在梦醒了,对武汉、对长江、对黄鹤楼有了不一样的情感。
坐在桌前,想了好久,对你们想说的话很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把这段经历想到哪给你们讲到哪,只希望你们抓住现在的时光,一点一点地积累知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待国有诏,使命必达!
同学们,今日的你,也许还是家长、老师呵护的孩子,明天的你,也将像前辈们一样,投入到崇高的救死扶伤的事业中。希望你们看完了亲学姐的讲述,能够记住学姐的寄语,珍惜时光,勤学苦练!有朝一日,担当起崇高的责任与使命!
(刘姗姗,女,河南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6届毕业生,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医师,在本次战“疫”中,主动请缨,奔赴武汉抗击疫情前线。
应学院邀请,3月20日,刘姗姗撰文讲述了她在那些危急关头,勇往直前,跟病毒抢人的日子,分享她这段特殊的经历和感想、对师弟师妹的成长建议。)